繼周一集體跌停后,周二白酒股開盤繼續(xù)大跌,“股王”貴州茅臺開盤重挫7%,當日報收于524元,該股放出歷史天量,成交金額高達106.6億元,為兩市第一大成交個股,顯示有資金抄底。
數據顯示,預計年報凈利潤同比翻番的上市公司162家。其中,中科新材、三特索道、天潤數娛、川潤股份、濮耐股份等5公司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倍。
上周末,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公司法中有關回購的規(guī)定。在新規(guī)發(fā)布后,上市公司積極響應。根據記者不完全統(tǒng)計,最近三天已有超過50家公司發(fā)布了回購預案或實施進展情況。
記者昨日獲悉,保險“巨無霸”中國人保的回歸A股日程終于落定,公司將于11月1日初步詢價,11月6日進行申購,募資規(guī)模在今年的A股市場中排在前列。
作為價值投資的標桿,貴州茅臺昨日一字跌停,引起市場廣泛關注。這個罕見的跌停不僅套住前幾日試圖抄底的投資者,同樣令三季度增持的機構踩雷。在當前階段,白馬股補跌,高價股高處不勝寒。
隨著上市公司和基金三季報的披露,QFII、險資、基金、社保等四大機構三季度的持股動向也逐漸浮出水面。
深圳特區(qū)報訊本周大規(guī)模解禁潮來襲,本周面臨解禁個股共36只,合計解禁市值逼近900億元,3股解禁市值超百億元。
10月25日有消息稱,中國一汽與16家銀行簽署戰(zhàn)略合作協(xié)議,合作銀行給中國一汽意向性授信共計10150億元。受此影響,汽車股大幅飆升。
隔夜外盤大跌,其中科技股跌勢較重。受此影響,騰訊控股周四低開低走,盤中再度觸及年內低位265港元,最終收跌。目前騰訊控股已連續(xù)4個月收跌,不出意外本月將繼續(xù)收跌。
本周,貴州茅臺、伊利股份、洋河股份、康美醫(yī)藥等多只消費股龍頭突然暴跌,引發(fā)市場震驚。交易所龍虎榜數據顯示,洋河股份、伊利股份等均遭機構專用席位大舉賣出。
截至10月24日收盤,滬深兩市共有582家公司披露三季報業(yè)績,從凈利潤增速看,兩市共有84家公司三季報凈利潤實現(xiàn)同比翻番,其中,金固股份、京投發(fā)展等9家公司三季報凈利潤實現(xiàn)同比增長10倍以上。
截至24日,養(yǎng)老金現(xiàn)身6家公司的三季報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,包括浙江美大、天源迪科、元隆雅圖、常熟銀行、九陽股份、黔源電力。值得一提的是,這6家公司均為養(yǎng)老金三季度新進個股。
受17家公司獲深圳國資首批資金援助消息刺激,深圳本地股九有股份、雷曼股份、萬潤科技24日開盤即被封死漲停。當日早間,華鵬飛等多家公司宣布臨時停牌。
10月24日上午,伊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企業(yè)官方網站發(fā)布實名舉報信,舉報原董事長鄭俊懷。午后,伊利股份跳水,盤中一度大跌超8%。收盤報23.80元,下跌7.18%。
日前有消息稱,包括鐵漢生態(tài)、索菱股份、華鵬飛、翰宇藥業(yè)、雷曼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獲國資馳援。24日,受上述消息影響,多家上市公司股價漲停或者出現(xiàn)快速上漲跡象。對此,多家上市公司昨日發(fā)布了相關澄清申明。
因關聯(lián)交易而備受質疑的港股漢能薄膜發(fā)電23日稱,鑒于公司停牌已經超過三年,大股東漢能控股決定對公司進行私有化,收購價格為每股不低于5港元,私有化之后公司擬在國內A股上市。
?記者從基金業(yè)協(xié)會獲悉,在完成私募管理人備案四個月后,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旗下橋水(中國)的首只中國私募產品10月9日成立,10月17日完成備案。
23日開始,中加基金、新華基金、中航基金等拉開了公募基金三季報披露帷幕,公募基金操作路徑、對四季度市場看法將陸續(xù)曝光。
周二,白酒板塊成為下跌重災區(qū),其中洋河股份跌幅超過9%,成交額超過17億元,為近三年來新高;白酒龍頭股貴州茅臺、五糧液和瀘州老窖跌幅超過7%。業(yè)內人士認為,除了市場消息面影響外,白酒股也存在補跌要求。
A股回調給踏空投資者提供了上車機會,投資者買什么股票合適呢?記者就此采訪是部分業(yè)內分析人士。多數業(yè)內人士表示,踏空投資者短線可買入優(yōu)質成長股,中長線宜建倉優(yōu)質低估藍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