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新聞網(wǎng)2025年8月28日訊(深圳特區(qū)報記者 戚金城)近期有市民反映,在深圳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好不容易找到一輛共享單車,卻發(fā)現(xiàn)車頭、車尾的二維碼都被損毀了,導致無法掃碼騎行,讓人無奈又氣憤,希望相關部門對這種行為加強打擊和整治。近日,記者在福田、光明部分區(qū)域走訪,發(fā)現(xiàn)二維碼被損毀的共享單車并非個例。這種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為相比共享單車興起初期的砸車、丟棄等損毀行為更加隱蔽。
在光明區(qū)長圳地鐵站、科裕路附近,這里一些點位停放著成片共享單車。其中,被損毀二維碼的車輛有十多輛,有的疑似被煙頭燙毀,覆蓋二維碼的透明塑料板受熱后熔化,再次凝固后形成一個“疤”;還有的被涂上了黑色或黃色顏料遮擋。這些損壞的車輛中,多為損毀一個二維碼,少數(shù)車輛前后兩個二維碼均被毀。
針對共享單車二維碼被破壞的問題,哈啰單車方面回應稱,“這種行為的確讓人生氣”,后續(xù)將安排專人前往處理,并加強巡查和維護。美團單車客服工作人員表示,針對這類問題將安排人員到現(xiàn)場進行質量查看,并做回收處理。記者還獲知,二維碼被損毀后,還可通過手動輸入數(shù)字編號的方式啟動車輛,只是相比掃碼麻煩許多。
廣東融關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陳敏律師表示,如果是個人惡意毀壞,則可能涉嫌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、故意毀壞財物罪、尋釁滋事罪。此外,行為人即便已被行政處罰或刑事處罰,還可能需要向受害的共享單車企業(yè)承擔民事賠償責任,如賠償車輛維修費、停運損失等,部分平臺可依據(jù)用戶協(xié)議凍結押金、追究違約責任。
“無論是競爭對手還是個人惡意毀損,破壞共享單車二維碼的行為都不是‘小事’,輕則面臨行政拘留、罰款等后果,重則涉嫌刑事犯罪?!标惷粽f,共享單車作為便利公眾出行的公共資源,其正常運營需要企業(yè)、用戶及社會各界共同維護,試圖通過破壞行為獲利或發(fā)泄情緒的舉動將受法律嚴懲。